• 基因检测
  • 健康
  • 企业EAP
  • 灵性
  • 芬芳治疗
婚恋情感  |   亲子关系  |   青少年心理  |   神经症  |   心理治疗  |   心理咨询文章  |   职业生涯  |  
企业EAP  |  
灵性  |   脉轮  |  
芬芳治疗  |  
 童莉茴心理咨询中心 “我的孩子怎么了?”——抑郁症
2021/1/15

抑郁症

“我的孩子怎么了?”




近年来,学生抑郁频发,很多家长都会问:

“我的孩子怎么了?”


     这要从几个大方面来讲,比如社会文化、全民价值观,还有家长的心态,对教育的认知,浮躁的状态影响下,学生的思想过于早熟,学生渴望接触社会、接触自然,需要满足社交需求,而在整体的教育观下,学生的成长空间过度挤压,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很多负面情绪无法得到纾解。这时候,学生面对学业压力,面对和父母相处中产生的亲子关系冲突,不被父母理解,以及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都会让孩子产生抑郁情绪。

     孩子会去思考生命的的价值与意义,叩问内心真正的渴望。当他找不到答案或是答案与他预想的不相符,那么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接踵而来了。




NO.1

来访者分享

     今天分享来访者军军的故事。

     军军是咨询室的老伙伴,今年16岁。军军因为抑郁症来到中心,治疗时长快一年。军军知道我会写一些文章,就和我分享了他与抑郁斗争的过程。他说:“童老师经常说要流动爱,我分享我的经历,应该可以帮助到一些和我一样的学生吧?”

      我应道:是的。

      军军笑的很腼腆。

      军军头一次来咨询的时候特别像一条躲在角落的鱼,他经常感到无法呼吸,所以他会张开嘴像鱼一样换气。军军说:“我记得第一次咨询,看到童老师想说很多话,但是又觉得没有人能帮我,所以又不想说话了。在听童老师说话的过程中,我太想太想说话,但是一开口就忍不住委屈的哭了,很丢人,但是说的挺爽的。”军军憨笑着,当下的他阳光开朗,已经看不到当时阴郁的样貌。


     “咨询结束,妈妈一直在问我在咨询室里说了什么,对童老师有什么感觉。我不想说,又觉得妈妈一定会问老师,我特别讨厌这种感觉,”回想这段时光,军军的表情有一些怅然,“后来我发现我错了,童老师没有告诉妈妈我说了什么,而是让我妈妈参与自我成长,妈妈一开始很排斥,我知道她是觉得自己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我。”


     “第二次来咨询,我告诉童老师我不想做咨询了,我好了,其实并不是我好了,是因为妈妈觉得我在做咨询了,应该可以回学校考试了,爸爸说我赶紧好,不要变成精神病院里的那些疯子一样,我觉得我确实不应该这样,我也不想让他们觉得我是在浪费钱。”军军说这段话的时候一直在抠手,这段回忆并不那么容易被接纳。


    “后来再去咨询,老师让妈妈和我面对面,我忽然有了勇气想和妈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那次妈妈哭的很伤心,我于心不忍,不想说了,但是童老师说这是帮助妈妈面对自己的方式,让我帮助妈妈成长,我就又有勇气去面对妈妈了。”


     “我在家里挣扎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回校,童老师说恐惧是想象的产物,我去面对,或许结果并不会太糟,我返校学习,两周才能来一次童老师这里。在这段时间,爸爸妈妈跟着童老师学习,我发觉妈妈越来越温和,一直不理解我的爸爸也开始陪我一起运动,和我聊天,再也不会单方面的训斥我,我也就愿意和爸爸聊天了。”


      现在你觉得怎么样?我问他。

      军军笑的很灿烂,答案不言而喻。

     军军的个案在中心特别常见,多发于13-18岁之间的青少年。军军提到第二次咨询时说自己好了,也是很多抑郁症的孩子特别容易出现的情况,尤其是在一次、二次咨询之后,孩子清晰的明白自己的状态,但是考虑到父母就会提出不再咨询的情况。


为什么孩子抑郁状态还很重,却说自己好了呢?


     军军面临的情况是即便抑郁症状好了,母亲依旧像过去一样焦虑担忧,只关注学习;父亲也没有改变,依旧忽略孩子。父母看不见孩子,忽略孩子心里的痛,孩子自己也就会越来越感受不到自己,逐渐变得麻木,失去感知,失去自信与自律。


    ‘如果病不好,父母会担忧孩子无法返校而焦虑。’‘得了抑郁症,父母孩子担忧周边人会不会看不起、排斥。’‘抑郁症严重了,吃药多了产生了副作用怎么办?’——而对于孩子来说,孩子觉得自己是不配得让家长替自己担忧的,这会让孩子感到非常的内疚和自责。孩子的处理方法简单粗暴,就是装出开心的样子,告诉家长自己好了,从此不需要大人再操心。这种操作是非常危险的,极易诱发症状加重,出现危险行为。



NO.2

如果确诊抑郁症了,可以怎么做?



      如果孩子确诊抑郁症,父母最先请做到接纳与允许。积极的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干预;如果孩子有伴随轻生行为,一定要药物干预。在和孩子的沟通中需要注意聆听,而非教训。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忍住批评的冲动,多听少说。

     承认孩子的感受。不要试图通过言语让孩子摆脱抑郁症,即便他们的情绪在家长看来是无意义或是莫名其妙的。家长需要承认他们正在经历的痛苦和悲伤,承认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和被支持。家长需要思考教育的本质,如何激发孩子的动能,同时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自己,培养积极阳光、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孩子。


更多温州心理咨询|乐清心理咨询优秀文章请关注童莉茴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成长咨询热线

18875806260

我们的合作伙伴

  • 电话(TEL):18875806260
  • 童莉茴心理咨询中心
  • 传真(FAX):0577-85557326
  • 客服手机:18875806260
  • E- mail:2437374151@qq.com
  • 客服 Q Q: 2450218590,127767035
  • 地址:乐清市富力中央公园一期(盛世嘉园)7幢902;
版权所有© 童莉茴心理咨询中心  备案号:浙ICP备170177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