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检测
- 健康
- 企业EAP
- 灵性
- 芬芳治疗
我不知道我的担忧从哪里来?
今天分享的故事是,伙伴猛哥的故事。
猛哥人如其名,生的人高马大,但是铁汉柔情。他总是为家人、朋友担忧,以至于影响到自己的健康与生活。猛哥来求助的时候,是因为女朋友身体不好,他一边陪伴女友往返北京看病,一边前来咨询。在咨询的过程中,他逐渐明白自己患了焦虑症,他明白自己的担忧都是假的,当时就是无法脱离担忧所带来的恐惧感。
你有这种经历吗? /Profile/
总是莫名其妙的担忧。
比如担忧前程,害怕工作不好,和同事相处不好;担忧家人,害怕家人身体不健康,害怕得病;担忧经济,害怕钱不够用,害怕被人看不起等等。对于生活中遭遇到的他人的不幸,总是忍不住把事情套到自己的身上,然后陷入纠结与恐惧。
对未来有担忧是所有人都会存在的想法,过去有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提前筹划未来是没有问题的,大部分人都能做到计划未来,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在筹划未来的时候陷入对未发生的事件的过分担忧中,情绪无法得到调整,最后酝酿成了恐惧,陷入无休止的焦虑,不断消耗自己的精力。
适当的焦虑可以提升人的进取心,从而更加具有奋斗的力量,但是过度的焦虑变成了恐惧,就会阻碍人实现想法的动力。
对于猛哥,就是分担忧形成的恐惧,从而无法判断事情的进程。其实女朋友在慢慢的变好,但是他总是控制不住想象最坏的结果。
我们从更深的心理层面分析,这种过分担忧的感受是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从原生家庭与生活、学习经历中积累安全,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建立起安全感,或遭遇安全感破坏,那么长大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当下的舆论媒体也经常报到负面信息,我们在有意无意之间就容易接收大量的恐慌情绪,从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定的解释,即认知整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未知的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归因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影响到以后的行为方式和动机的强弱。
我们在遭遇事件,面对困难时,会总结经验,这时,我们的潜意识会采用两种不同的归因机制:内归因与外归因。内归因是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外归因则是归咎于外部环境。
猛哥的行为模式就是内归因,他会本能的在自身寻找问题,尽管这是一种自我负责任的态度,但是,与此同时也会加重自身的内疚感与挫折感。而这种习惯性的归因源于猛哥长久以来不敢表达自我,习惯自我压抑的造成的。
我可以怎么做? /Profile/
1、允许自己不安和焦虑
2、寻求专业的帮助
3、接纳自己的不够好
成熟的个体能坦然的面对自身的状态,“我承认我在这一件事或这个关系中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缺少针对性练习和支持,我很好,我喜欢我自己,我接纳我自己。”
童莉茴心理咨询中心
祝福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如花绽放!
心理成长咨询热线